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黨委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時強調,要強化統籌推進,精心研究謀劃下一步金融監管工作,穩妥有序推進中小金融機構等重點領域風險防控,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中小金融機構作為金融業的組成部分,在服務實體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接下來,穩妥推進中小金融機構化險工作,有助于為全面深化改革營造良好金融環境。
風險抵御能力增強
中小金融機構化險工作是銀行業穩健發展的重要保障。我國中小金融機構數量多、分布廣,包括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地方性金融機構等,由于根植于不同區域經濟中,使得中小銀行發展質量參差不齊。
目前來看,中小金融機構存量風險體現在多個方面。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葉銀丹表示,除了不良貸款率較高這個風險點外,部分中小金融機構公司治理不完善,存在股權結構分散、內部控制不足等諸多問題,反過來容易導致信貸投放決策的失誤,引發操作風險。面對日益嚴格的監管要求,中小銀行在資本充足率方面存在較大壓力,資本實力不足削弱了其抵御風險能力。
2023年第二季度銀行機構央行評級結果顯示,3992家參評銀行包含24家主要銀行及3968家中小銀行。評級結果按風險由低到高劃分為11級,分機構類型看,部分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存在一定風險。其中,城市商業銀行、農合機構(包括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社)和村鎮銀行存在一些高風險銀行機構。
為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化解風險是金融業的重點發力方向。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及時處置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對此,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云澤表示,防控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對于當前存在的金融風險,既要正視困難,更要堅定信心。目前,我國金融業運行總體平穩,整體風險抵御能力較強。
數據顯示,銀行業的關鍵指標總體穩健向上,個別高風險機構得到有效整治。2024年一季度銀行業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情況顯示,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質量基本穩定,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59%;商業銀行風險抵補能力整體充足,撥備覆蓋率為204.54%、資本充足率為15.43%。李云澤表示,雖然一些地方存在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但無論總體數量還是個體規模,在整個金融業中占比都很低,而且我們正在積極會同相關地方黨委、政府精準施策,有力有序地推動風險化解。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目前,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面臨的挑戰比較多,房地產風險、地方債務風險、中小金融機構風險這三大風險往往交織在一起,房地產風險和地方債務風險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中小金融機構風險。雖然近年來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數量和占比明顯下降,但留下來的基本上是“硬骨頭”,后續處置化險的難度更大,面臨的形勢更加復雜。
提升改革重組質效
今年年初,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召開2024年工作會議明確,持續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步伐加快,農信社改革有序推進。目前,銀行業加快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尤其是圍繞中小銀行頻發的風險隱患改革化險,應在金融監管部門的指導下,抓住改革主線不動搖,有序、平穩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今年以來,包括村鎮銀行、農商銀行等在內的中小金融機構改革重組“多點開花”,其話題熱度持續增長。今年6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內蒙古監管局發布《關于正藍旗匯澤村鎮銀行有限責任公司解散的批復》,同意正藍旗匯澤村鎮銀行因被鄂爾多斯銀行收購而解散。此外,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同意遼寧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并遼寧省內36家農村中小銀行機構。與此同時,廣東、重慶金融監管部門也發布有關批復,加快轄內中小金融機構兼并重組。
中小金融機構改革是大勢所趨,既要壓降機構數量,又要提升兼并質量,這也彰顯了金融監管部門釋放的中小銀行機構改革信號。不久前,金融監管總局農村中小銀行監管司黨支部撰文強調,加快推動農村中小銀行兼并重組,減少農村中小銀行機構數量和層級,加強集中統一管理,因地制宜優化機構布局,重塑經營機制,促進風險持續收斂。
對此,天眼查數據研究院有關負責人認為,部分中小銀行機構抵御風險能力不足,而當前監管部門反復強調,要增強中小金融機構競爭力,審慎對相關關聯企業的股權進行穿透式監管,前置處理風險苗頭隱患,可以預見,中小金融機構兼并重組趨勢還將持續上演。
“對于目前個別風險較高、經營不善的中小銀行機構,可以通過兼并重組等形式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其經營效率。”葉銀丹表示,而在內容上,要加快不良資產的識別和處置,通過核銷、轉讓、重組等方式降低不良貸款率,提高資產質量。同時,監管機構應鼓勵和支持中小銀行通過市場化手段補充資本,增強風險抵御能力。地方政府可以引導和支持有實力的銀行或企業參與重組,幫助中小銀行化解風險,實現轉型升級。
當然,改革化險不能只依靠監管部門,中小金融機構要主動拓展資本補充之路,更好地抵御風險。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會長許澤瑋表示,中小銀行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市場需求選擇合適的市場化手段補充資本,比如通過利潤轉增、募集股份、發行二級資本債、引入戰略投資者等方式,增厚“家底”、防范風險。銀行自身也需要以改革促發展,完善公司治理,以經營效率的提升增強內生資本補充能力。
強化涉農金融服務
實踐證明,中小金融機構尤其是農村中小銀行機構通過發展主責主業,加大信貸服務涉農領域力度,是強化風險抵補能力的有效路徑。董希淼表示,農村中小銀行機構應制定科學務實的發展戰略,回歸本源、扎根本地,以本區域內中小微企業和本地居民為主要客戶群體,在推動地方經濟增長、服務大眾中穩健發展,通過發展來化解風險。
農村中小銀行的優勢是扎根本土,只有明確支農支小定位,才能把發展之根扎得更深、更牢。專家表示,農村中小銀行因農而興,在服務鄉村振興領域大有可為,但是要看到涉農融資領域還存在不少堵點,應多舉措破解融資難題,拆除銀企之間的壁壘,反過來,也有助于推動中小銀行機構筑牢自身業務的“護城河”。
從中小銀行涉農服務舉措看,銀行機構積極踐行“三農”政策,與當地相關部門一道破解信貸擔保抵押難題。在山東,聊城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財政管理部與當地中小銀行機構、山東省農業發展信貸擔保有限責任公司等在農業生產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強化涉農資金服務,以“魯擔惠農貸”精準破解涉農小微企業、家庭農場、種糧大戶等經營主體的融資難題。同時,當地強化政銀聯動舉措,形成鄉村振興項目資金集中安排、科學投放、重點扶持的運行管理方式,加快推動信貸資金注入涉農領域。
記者了解到,在涉農金融服務中,不少經營主體因信用記錄缺失而面臨一些融資障礙。專家表示,中小銀行還需創新服務方式,積極推進整村授信等建設,減少信貸投放壁壘。“得益于當地銀行機構的50萬元‘財政惠農信貸通’貸款,今年公司的訂單化西瓜將實現產銷兩旺。”江西全南優質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段德文表示。近年來,全南縣與當地銀行機構推行“金融村官+整村授信”發展模式,將信貸資源重點向“三農”和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傾斜,側重對全南縣香瓜、獼猴桃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融資服務,從源頭上解決了中小微企業和農戶資金周轉的難題。
從行業發展角度看,中小銀行在銀行業中占據重要地位,不少銀行機構通過多元合作,找“市場所缺、客戶所盼”的結合點,經營規模持續擴大。葉銀丹認為,銀行機構通過組建專業化服務團隊,多舉措滿足涉農經營主體、農戶等金融需求,既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又進一步增強風險抵補能力。(經濟日報記者 王寶會)
(責任編輯:華青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