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 冰
收單外包機構備案時間進入倒計時。
截至7月25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以下簡稱“支付協會”)公布通過備案的收單外包服務機構超2.87萬家。
根據相關規定,收單外包機構原則上應在2024年7月31日前完成備案。如今,距離備案截止時間已不多。當前存量收單外包機構備案情況如何?有接近協會的知情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目前仍有機構未完成備案。”
未備案情況有多種
2024年5月份,支付協會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收單外包服務機構備案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已開展收單外包服務的外包機構應于2024年7月31日前通過收單外包服務機構備案系統向支付協會提出備案申請,完整、準確登記合作商業銀行、非銀行支付機構(以下簡稱“支付機構”)外包服務關系,并取得備案證明。
受訪者普遍認為,未在規定期限內完成備案的收單外包機構將被淘汰。上述知情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從備案工作進展來看,未完成備案的機構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第一是已經登記但未完成備案的機構,這包括不符合備案要求的機構和僅登記公司資料但遲遲未走流程的機構。由于監管趨嚴,猶豫想退出行業的收單外包機構客觀存在;第二則是部分支付機構未起到督促作用,致使部分與之合作的收單外包機構對于備案重要性認識不到位;第三,至今明知需備案但仍未登記的外包機構,依然抱有僥幸心里,逃匿監管。”
此前,支付協會曾強調,外包機構應按期保質完成備案工作。已備案外包機構與持牌機構業務合作關系發生變更的,也應按要求及時完成合作關系信息的更新維護。
“留給未備案機構的時間已不多。”博通咨詢金融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告訴記者,從機構端來看,未能完成備案機構存在以下幾方面原因,第一,存在違規行為的收單外包機構無法完成備案;第二,個別機構合規人才儲備不足,備案模版、聚合支付協議內容、證件信息、審核時間、初審結果等方面存在偏差,整改遲遲未能推進。
未完成備案將被淘汰
所謂收單外包服務機構是指,經市場監督管理機構或國家有權機關批準成立的,接受收單機構委托、承辦收單非核心業務并提供相應服務的企業等合法設立的機構。
截至7月25日,已有超2.87萬家收單外包服務機構完成備案,其中聚合支付機構600家。取消備案的收單外包機構為325家,備案狀態顯示為失效;另有15家機構備案名稱中備注了ST字樣,備案狀態顯示為擬取消狀態。
支付協會要求,支付機構需切實履行收單業務主體責任,加強合作外包機構管理,督促存量合作外包機構按期完成備案,確保全量備案;對于2024年7月31日前未按期完成備案的存量合作外機構,應在確保商戶服務延續性的基礎上,于2024年12月31日前有序終止與其業務合作。
記者查詢注意到,支付寶及微信支付均發布過提示收單外包機構備案的公告。例如,微信支付自2023年至2024年曾發布多輪公告提示合作外包機構盡快完成備案。對于未完成備案的外包機構,微信支付強調將按照監管要求對外包機構的產品權限進行相應限制,包括但不限于關閉新增商戶能力、發起交易的能力等。
“可以肯定的是,未能成功備案的外包服務機構后續將無法與持牌機構開展收單外包業務,這意味著未備案將被淘汰。”在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看來,支付機構應壓實主體責任,推動旗下合作外包機構主動完成備案,存量收單外包機構應對備案予以重視。
近年來,支付協會持續規范收單行業。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表示:“收單外包機構備案管理有助于把好收單外包合作業務的‘入門關’,對于規范收單市場、健全行業秩序來說具有重要意義,未依照規定在指定期限內完成備案的相關機構,預計后續將逐步退出市場,而持牌機構亦會積極擁抱合規,主動選擇合規性較好的合作方。”
支付協會方面表示,備案時間截止后,協會持續完善外包機構自律評價管理,發揮行業風險聯防聯控作用,加大違規外包機構市場退出力度,提升收單外包自律管理質效,規范支付市場秩序。
(責任編輯:華青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