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月10日,全國中小微企業資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以下簡稱“資金流信息平臺”)上線試運行已2個月有余。
記者了解到,該平臺上線后,多家接入資金流信息平臺的銀行成立專項工作組,推進銀行機構端配套系統開發建設,推動資金流信用信息在授信業務場景、信用評估、風險管理等領域應用,并先后落地應用該平臺的首筆企業授信。
近日,借助資金流信息平臺開展企業授信及放款業務在全國多地進一步鋪開,多家銀行相關業務實現增量擴面,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質效得以提升。
有機構曬出業務“成績單”
據記者梳理,近期,工商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民生銀行、廣發銀行等多家銀行依托資金流信息平臺密集開展信貸業務,多地完成首筆應用該平臺的貸款業務。同時,也有機構曬出推廣資金流信息平臺應用“成績單”。
例如,中國人民銀行廈門市分行1月3日公告信息顯示,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廈門市分行指導招商銀行廈門分行依托資金流信息平臺,通過跨行共享資金流信用信息的方式,向某橡膠制品批發企業批復授信額度800萬元,發放流動資金貸款100萬元,期限6個月,貸款利率為2.7%,及時解決該小微企業資金周轉之急。據介紹,此為廈門市落地的首筆資金流信息平臺應用貸款。
中國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1月6日公告信息顯示,截至2024年末,安徽省轄內建設銀行安徽省分行、交通銀行安徽省分行、郵儲銀行安徽省分行、徽商銀行、招商銀行合肥分行等11家金融機構共查詢603筆資金流信用信息報告,6家金融機構依托資金流信息平臺為企業成功發放貸款2.7億元。另據中國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1月1日公告,轄內首批試點機構徽商銀行依托資金流信息平臺實現全省各地市應用全覆蓋。
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此前也公布信息,在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的推動下,基于資金流信息平臺的貸款業務在廣州、佛山、揭陽、潮州、東莞、珠海等13地落地。
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資金流信息平臺是幫助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一項基礎設施建設。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李一帆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從實踐來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部分中小微企業缺乏持續穩定的高質量信用記錄,使銀行難以全面準確地評估其信用狀況,影響信貸審批和投放進展;二是一些中小微企業的財務報表不夠完備規范,無法客觀完整地反映日常經營情況和償債能力,造成銀企信息不對稱;三是缺乏足夠符合銀行貸款要求的有效抵押物。
資金流信用信息作為中小微企業重要的信用信息之一,能夠全生命周期地動態反映中小微企業的經營狀況、收支狀況、償債能力、履約行為。在銀行信貸實踐中,企業資金流可以為銀行信貸管理提供新的信息維度,進而加快銀行信貸審批速度,同時能夠幫助缺乏信貸記錄的中小微企業為自身增信、獲得所需資金。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資金流信息平臺的建立不僅更全面地收集中小微企業的經營信息,且信息真實性較高,有助于減少銀行信息收集和調查成本,對于緩解銀企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具有積極作用,有助于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銀行根據中小微企業經營狀況可以針對性地創新信用類貸款產品,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過程中對于抵押物的依賴,這也有助于緩解中小微企業因為抵押物不足導致的融資難題。”
“通過平臺撮合,銀行產品和服務供給與中小微企業實際需求將更加精準契合,中小微企業的融資環境將進一步改善。”李一帆表示。(記者 熊悅)
(責任編輯:馬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