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金融時報》記者 付秋實
特邀嘉賓:常志宏 太平人壽北京分公司總經理
李曉林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
王靜 國民養老市場與渠道部負責人
(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享有高質量的基本養老服務,是我們對老年生活共同的期待。如何讓期待照進現實?一方面,要解決“錢從哪兒來”;另一方面,要解決“服務上哪兒找”。
解決這兩個問題,保險業做了哪些準備?哪些保險專門針對老年人常見風險?在2024年“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期間,本報記者就養老話題集體采訪了業內專家。
《金融時報》記者:“養老”已經成為當今社會青年、中年、老年群體都關心的話題。“養老”為什么這么熱?
李曉林: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壽命持續增加,退休后無勞動收入的時段普遍延長。隨著壽命的延長,人們越來越多地看到,在老年后期,每個人的疾病時段、需要護理的時間明顯存在,并有加長的情況;另外,醫療科技的發展,讓醫療費用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這些因素使得人們越來越普遍地意識到,養老問題是個重要問題,任何人都必須有所準備。
王靜:以下三組數據反映了我們目前所處的養老環境。
一是《健康城市藍皮書:北京健康城市建設研究報告(2023)》數據顯示,2022年,北京市人均壽命82.4歲。相關數據顯示,我國人均壽命平均三至四年增加一歲。
二是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一組數據:2023年,我國人口較2022年減少了208萬人,是62年來人口負增長最高的一年。這一數據代表著我國人口少子化趨勢明顯。“老齡化+少子化”,意味著未來我國老齡人口占比會快速上升,預計到2050年,每3個人中就有一個老年人。
最后一組數據是我國養老金的覆蓋情況。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絕大多數人都僅有基本養老金這一份養老儲備。基本養老金采用現收現付制度,通俗來講,就是在職人員交的錢會部分轉化為已退休人員所領的養老金。當交錢的人變少、領錢的人變多,未來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水平可能受到一定影響。
這些客觀情況都會引起大家對養老話題的關心,關注相關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提前進行養老規劃。
《金融時報》記者:人生進入老年階段,主要面臨哪些風險?
李曉林:老年階段主要面臨生存風險、健康風險、意外傷害風險、家庭人口結構波動與人力缺失風險、財務收支錯配風險、未與生活環境相容風險、情緒與心理失控風險、風險觀不成熟等,這些風險都需要主動的應對方案。
如果說老年生活是從60歲到100歲,大約40年的時間,那么,在前半段,雖然身體狀況衰退,但思想更加成熟,對事物的理解更深刻,其中也包括對身體的理解。在后半段,狀況改變跨度較大,能力衰減、健康衰減,從強勢、權威,到衰弱、隨順,這是每個人都可能會走的路。
主動規劃和設計要走的路,既是對客觀規律的尊重,也是人生智慧。而保險能夠充分應對養老規劃中的不確定性,養老保險、健康與醫療保險、意外傷害保險、長期護理保險與家政服務規劃、財產損失保險與財務收支規劃,都是不可缺少的養老規劃。
《金融時報》記者:面對老年階段常見的風險,我們應該如何為自己和家人規劃保險保障?
常志宏:心腦血管疾病是老年人面臨的較大風險。《2023年中國中老年人風險保障研究》指出,60歲以上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是年輕人(15歲至59歲)的8倍。
從去年的理賠情況來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賠付占比較高的疾病包括惡性腫瘤、腦梗死和冠心病;此外,滑倒、摔傷等意外事故的理賠也比較常見。
針對上述風險,首先要考慮配置意外險。老年人一般比年輕人更容易發生意外,而且意外險投保門檻低、保費低、保障高,實現了“花小錢,防大患”。因此,意外險是老年人的基礎保障之一。
其次要考慮健康險。針對老年人高發和特定疾病,要未雨綢繆、早做打算,在身體健康時,盡早配置相關保險。比如,防癌險,若被保險人確診罹患保障范圍內的癌癥,就可以獲得相應賠付;百萬醫療險,主要報銷住院產生的醫療費、特定藥品費用等,適合患有重大疾病需要住院治療的老人;長期護理保險,有的老人因為疾病或意外導致部分身體機能出現障礙,需要長期護理,長期護理保險可以提供費用支持,緩解家庭壓力。
最后要考慮商業養老保險。退休后,主動收入下降,如果要維持理想的養老生活,就需要穩定的現金流補充。配置專款專用的商業養老保險,為我們的養老生活添磚加瓦。
總而言之,在購買保險產品時,我們建議越早買越好,保障更全、性價比更高。
《金融時報》記者:在規劃養老生活的時候,財富儲備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在儲備養老資金上,保險能發揮什么作用?
王靜:儲備養老金的方式有很多,對于一般消費者來說,實現長期、安全地積攢養老金,主流的選擇還是配置保險產品,即為自己購買養老保險做補充,達到安全積累養老財富的目的。
為什么是養老保險呢?首先,養老保險產品一般安全性高,保險金額寫入合同,利益確定。其次,養老保險產品種類豐富,能夠滿足不同人群的養老需求。比如,有的人比較看重確定性,普通型養老年金產品所有的保單利益,包括養老金、祝壽金、身故金都寫入合同;還有的人能夠接受一定程度的風險,希望博得更高的養老金,專屬商業養老保險采用“固定+浮動”的收益模式,在安全保底的基礎上有機會享受市場紅利。最后,對于消費者而言,養老保險的可得性比較強,購買門檻低,在線下,很多銀行可以買到,在線上也能了解和購買。
《金融時報》記者:什么時間開始儲備養老金比較合適?
王靜:這一問題的答案因人而異,需要考慮自身的財務、家庭及未來的養老方式等各種因素。但是,開始準備的時間越早,養老金的“滾雪球”效應越明顯,現在付出的成本越低。
舉個例子,民女士今年30歲,她選擇購買某款年金類養老保險產品,每年交5萬元,共計交10年,到了60歲,每年可以領取53331元。如果民女士在40歲購買同樣的產品和計劃,到了60歲,每年能領取39467元,與30歲相比,領取額下降了26%。如果民女士在50歲購買同樣的產品和計劃,到了60歲,每年僅可領29114元,與30歲相比,領取額下降了45%。這個例子充分反映了提早準備養老金的必要性。
《金融時報》記者:2022年底,我國開始試點個人養老金制度。目前,個人養老金已經有700多款產品,包括儲蓄、銀行理財、基金還有保險。保險產品有什么特點?
李曉林:養老保險在個人養老金制度中具有結構性支撐作用,離開養老保險,養老保障機制無從談起。
養老保險產品包括年金保險、兩全保險等多種產品,一般具有較長的保險期間,達到一定的觸發條件,就給付保險金。這些觸發條件包括生存至一定期限后,包括死亡、全殘、達到失能或護理狀態等。不難看出,這些給付觸發條件具有巨大的不確定性,不確定性體現在是否發生、發生時間和領取時間長度。與儲蓄、基金和銀行理財等相比,養老保險最大特點就是對養老過程中的具有不確定性的各類風險進行保障。
正是由于這一特點,人們可以購買養老保險來有效抵御長壽風險。長壽風險是因壽命超出預期而產生的各類超長支出。保險能夠有效應對長壽風險,是因為保險業基于人口死亡數據、重疾經驗,定期更新生命表、重疾表等精算工具,不斷分析研判老年財務風險,這是其他個人養老金產品難以實現的保障形式。
《金融時報》記者:老年人普遍患有基礎疾病,能買到合適的保險產品嗎?
常志宏:近年來,人民群眾對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弱有所扶的要求不斷提高,多元化的保險保障需求正在加快釋放。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金融要做好五篇大文章。其中,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就是要構建養老金融綜合服務體系。國家的導向、政策的導向,都給金融主體未來的發展路徑指明了方向。
過去,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很難購買到需要的保險產品,尤其是健康醫療類的保險產品。近年來,保險業匹配客戶差異化的保障需求,尤其是老年人的需求和痛點,不斷優化產品供給,逐步建立起涵蓋老年人多樣化需求的產品服務體系。
比如,為了讓老年群體也能買到百萬醫療險產品,保險機構不斷提高醫療保險首次投保年齡上限,最高投保年齡上限甚至達到了80周歲,續保年齡最高可放寬至100周歲;同時,降低投保門檻,“三高”人群也能投保。在保險責任方面,包含了老年人高發的重度惡性腫瘤保障。在支付方面,充分考慮了老年人的支付能力,千元保費就可以撬動百萬元的醫療保障,對基本醫保形成了良好補充。
再如,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特別是失能老年人的長期護理保障需求,去年,監管部門發布了《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關于適用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在政策指引下,保險機構推出了多種形式的護理保險產品,有的產品還支持為父母、配偶和子女投保,投保年齡上限也提升到了70周歲。
《金融時報》記者:除了保險保障以外,保險公司還能提供哪些服務?
常志宏:對于養老,人民群眾不僅需要衣食溫飽,而且需要健康、有活力地變老。
保險行業各方都在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需求,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立足主業但又超越主業,積極發揮資源整合、科技賦能、資金支持等方面的優勢,整合健康管理、養老服務等內容,構建“保險+”的新生態,為消費者提供綜合解決方案。
比如,多家保險公司布局建設醫康養生態圈,逐步支撐起涵蓋客戶全生命周期的產品與服務,最終實現“養老有社區、照護有資源、服務有平臺、支付有保險”的一站式金融服務。
其實,醫康養生態圈的本質是為了做好對客戶的服務,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我們認為,只有真正以客戶為中心、以滿足客戶的需求為目標的生態圈,才會具有生命力。這種“保險+服務”的新生態也正在成為保險行業服務人民群眾的新起點,自身實現高質量供給的新路徑。
(責任編輯:馬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