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代理退保”“以房養老”“投資理財”等方式進行詐騙,因手段新、方式多、迷惑性強,不少民眾尤其老年人防不勝防,造成了財產損失。
不久前,昆明反電詐中心公布了這樣一起案例。2024年6月,市民楊女士接到陌生號碼,自稱是某大型保險公司的客服,說楊女士百萬保障的保險現已到期,需要退保,如不退保,將影響個人征信,并將定期扣除費用。
楊女士一聽就慌了,馬上同意讓對方指導關閉保障。楊女士添加了對方的微信后,下載了“無界趣連”APP,并按要求填寫個人信息。多次輸入銀行卡交易密碼后,對方稱退保失敗,要求下載另一款指定APP。多次操作之后,楊女士銀行卡被盜刷,共計損失11萬余元。
所謂“百萬保障”,是指用戶在使用微信支付、支付寶期間,發生賬戶被他人盜用而導致資金損失,按損失金額賠付,每年累計賠付金額最高100萬元的安全保障。
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百萬保障”并不需要付費。當注冊使用微信支付、支付寶時,將自動免費開啟“百萬保障”,此保障為APP自帶的安全設置,既不會“到期”或“過期”,也不會要求“繳費”或“續保”,更不會影響征信。
無獨有偶。不久前,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也公布了一起類似案例。一位阿姨到平安人壽客服大廳要求辦理退保業務。根據客戶身份信息查詢并結合客戶情況,工作人員發現面前的阿姨保單設計合理,保障充足,且已交費多年,便站在阿姨的角度上分析退保的弊端。但阿姨堅持退保,當得知退保僅能退還保單現金價值時,阿姨情緒明顯激動起來。在察覺阿姨的異樣后,工作人員再次溝通發現,阿姨簽署了“代理退保服務協議”。工作人員急忙告知阿姨,如果與“代理退保”人員簽訂了所謂的“代理維權服務協議”,便會被要求提供身份證、銀行卡、保單、聯系方式等涉及隱私的敏感信息,并詳細講述了“代理退保”可能導致其失去保障,同時還面臨法律風險、權益侵害風險和信用危機等。
在了解過后,阿姨長長嘆了一口氣,向工作人員道出了事情原委。原來阿姨已經退休,自己的兒子遠在深圳,正到了買房娶妻的人生階段。因首付還差一點,考慮到自己身體健康,阿姨便動了要退保的想法,一方面,幫助兒子湊齊首付,另一方面,還可以補貼自己。為了“全額退保”,阿姨從街頭廣告中得知了“代理退保”,很快便聯系上了這家公司。可是,對方原本滿口答應的“全額退保”卻遲遲不見蹤影,阿姨聯系對方,也被各種理由推諉。無奈之際,阿姨親自到了平安人壽的柜面,這才感覺自己上當受騙。最終,在掌握一手證據又經政府部門核實后,執法部門對該公司予以吊銷執照、罰款處理。
這兩起案件都是典型的“代理退保”案件。所謂“代理退保”,是指個人或社會團體以牟利為目的,通過網絡平臺、短信等方式發布“可辦理全額退保”信息。多以慫恿、誘導等手段讓消費者委托其代理“全額退保”事宜,并以此收取高額手續費,更有部分“代理退保”機構利用其掌握的消費者銀行卡及身份證復印件等,截留侵占消費者退保資金。很多消費者尤其是老年人在不了解、不知情的狀況下極易遭受蒙騙,目前,不僅相關監管部門多次點名“代理退保”現象、多次進行消費者風險提示,各家保險公司也聯合政府相關部門開展有針對性的打擊工作。
那么,消費者對于金融產品或服務存在異議,如何正確維權?
第一步,投訴。消費者在購買金融機構產品或享受服務過程中發生糾紛的,可以直接向金融機構投訴,主張民事權益。第二步,調解。如果消費者未能與金融機構通過協商解決糾紛,可以向當地保險行業協會申請調解。第三步,舉報。消費者發現金融機構或從業人員違反相關銀行保險監管法律法規的行為,可以向被舉報人所在的監管部門進行舉報。若真正需要退保,保險公司也會參考現金價值、客戶每期交納的保費等,扣除保障成本、營業費用等之后的累積值,退還現金價值。
需要注意的是,消費者不正當維權也可能面臨風險。比如,消費者退保后,會處于無保險保障的境地,一旦發生保險事故,將面臨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如果再次投保,消費者將面臨保費增加、重新計算等待期等,甚至可能面臨拒保的風險。另外,代理維權團伙一般會索要消費者的身份證、手機等個人信息,有些團伙會將消費者個人信息惡意使用在信用卡套現、小額貸款等業務上。如果消費者想終止代理協議,還會被這些團伙不斷騷擾。(記者 李丹琳)
(責任編輯:馬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