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加快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擴大年金制度覆蓋范圍,推行個人養老金制度。改善對孤寡、殘障失能等特殊困難老年人的服務,加快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近年來,保險業在養老產業中的角色日益重要,逐漸成為推動養老服務和基礎設施發展的重要力量。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加劇,養老產業需求迅速增長,保險公司通過多種方式參與其中,促進了養老服務質量和覆蓋面的提升。
滿足多樣化養老需求
相關數據顯示,預計到2050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占總人口的約三分之一。“面對龐大的養老需求,傳統的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服務已無法滿足需求,亟需多元化的養老服務體系。而保險業憑借其資金實力和長期資金優勢,成為助力養老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表示。
“從行業視角看,保險業可以從養老金金融、養老服務金融和養老產業金融三方面助力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大家人壽總經理助理王剛表示,保險公司擁有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基于海量數據的風險管理能力和精算能力,能夠為養老金金融在分散投資風險、探索第三支柱“賬戶制”建設、優化調整養老資金投資運營模式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王剛表示,在養老服務金融方面,保險業的安全性及長效性契合養老服務發展特性,保險公司可以通過創新養老金融產品,推動養老金融市場的多元化發展,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需求老年人的養老保障需求。在養老產業金融方面,由于保險行業與養老服務行業是產業鏈上下游的關系,保險行業可以在資金支持、支付服務等方面深度促進產融結合。
姚景源也認為,發展養老金融不僅是應對人口老齡化和社會保障壓力的重要措施,更是推動經濟發展、滿足養老需求的重要力量。通過養老金融產品的投資和運作,可以為社會資本提供新的流動性,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時,創新多樣化的養老金融產品和服務,可以滿足多樣化的養老需求,增強老年人的財務安全感。
縱觀全球,國際上也有不少養老保險的改革經驗值得參考借鑒。瑞典實行個人賬戶制與社會統籌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注重基金的市場化運作和風險分散,保障其養老基金的安全和收益;德國的養老保險制度強調代際公平和社會共濟,通過靈活的退休政策和多層次的養老保障體系來應對老齡化挑戰;美國則是通過稅收優惠政策和企業年金計劃,鼓勵個人和企業參與養老保險,形成了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
在談到我國養老金體系的發力方向時,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董克用表示,我國養老金體系需要增量改革,大力發展增量型養老金,即養老金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我國的養老金體系建設應貼近社會現實,尊重發展規律和過程。養老金投資理念與方式要與時俱進,并重點關注風險管理。此外,機構也應做好投資者教育,通過長期的渠道建設,努力實現居民養老資金的正收益。
破解失能老人照護難題
有“社保第六險”之稱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已經走過8個年頭。目前,49個試點城市結合本地經濟情況,加快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建設。國家醫保局發布的數據顯示,累計超過235萬人享受長護險待遇,累計基金支出超720億元,提供服務的定點護理機構約8000家,護理人員接近30萬人。
今年3月份,重慶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進一步擴面,將“中度失能”人員納入長期護理保險待遇享受范圍。中國人壽壽險重慶璧山區支公司作為璧山區長護險經辦單位,第一時間收集整理一份過去參與過評估人員的名單,通過一對一電話回訪做好政策宣傳,并為再次申請人員開展新一輪評估。胡杰的老伴今年69歲,10年前做了腦瘤手術后便長期臥床。2022年4月,胡杰的老伴被評估為中度失能,由于子女不在身邊,照料的重擔全落在他的肩上。如今,經過第二次評估,胡杰的老伴被順利納入待遇保障范圍,享受“部分津貼+護理服務”的居家組合護理方式。“護理員每個月上門6次,為我減輕了很大的負擔。護理人員比我專業細心,我心里很踏實,也很感謝她們。”胡杰說。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重慶長護險擴面2個月后,中國人壽壽險重慶市分公司作為渝中區、璧山區、開州區長護險經辦單位,已為171名中度失能人員提供長期護理待遇支付。
為了長護險制度更好地在全國推進落地,去年以來,國家醫保局密集發布全國統一的《長期護理保險失能等級評估管理辦法(試行)》、健康照護師(長期照護師)國家職業標準、《長期護理保險失能等級評估機構定點管理辦法(試行)》等文件。國家醫保局待遇保障司長期護理保險處處長雷雯表示,下一步,將在推動全國實施統一評估標準的基礎上,推進評估結果的跨區域互認,為異地享受待遇打好基礎。同時將研究與失能等級評估標準相適應的護理需求認定標準,依據失能等級和評估需求認定的結果,提供相應的護理服務計劃清單,以確保服務和費用更加精準。
為構建多層次長期護理保障體系,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關于適用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將適用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范圍擴大到長期護理保險等商業健康保險品種,鼓勵保險公司開發針對既往癥和老年人等特定人群的商業護理險。同時,支持增加產品保障內容,提高靈活性,不再設計標準化條款,僅對既往癥人群設置承保要求,其他產品設計內容均交給經營主體。
今年以來,多家保險公司積極推出稅優健康長護險產品。太平人壽依托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推出長期護理保險“惠鑫保”。在保險責任方面,除了提供高額一次性護理保險金外,還提供最多長達36個月的長期護理保險金;同時,“惠鑫保”將投保年齡上限提升至70周歲,拓寬投保范圍,覆蓋更多人群的健康保障需求。據了解,浙江舟山已于近期將“惠鑫保”納入醫保個人賬戶歷年資金支付范圍。業內人士建議,商業保險應充分利用在運營經辦、醫康護服務供給、商業護理險產品補充等方面的優勢,支持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加快推進。
構建“保險+”服務模式
老齡化給社會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產業機會。在爭相布局養老產業的各路資本中,保險行業是一股重要力量,且在近兩年發展迅速。“保險與養老的屬性天然契合。”王剛表示,保險通過合理的、跨生命周期的養老金統籌規劃,結合養老服務在預防、醫療、康復、護理等方面的全鏈條干預,能夠更為有效地抵御長壽風險,加之二者在產業鏈上下游的關系,可以更好地發揮協同效應和范圍經濟效益。
“舒適、便捷、安心是我住在這里最大的感受。”記者走進天津泰安道城心社區,聽到居住在這里的老人聞德榮對其他探訪人員說。天津泰安道城心社區是保險業發展養老產業金融的一個縮影。在成為養老社區之前,社區租用的花園大樓是天津市中心城區的歷史文物,改造后依舊完好保留了厚重的文化氣息;加之社區與當地醫療系統合作,在該社區打造了未病有監測、就醫不出院、干預有療效、救治響應快的多維立體醫療服務。同時,通過與全國旅居資源的串聯,使入住的消費者具備了城心醫養和旅居療養的雙重享受。
大家健投副總經理封惠子表示,從最初的城郊自建到城市中心租賃物業進行改造,養老產業布局之路越發靈活且貼近用戶需求。隨著客戶養老需求的變化,輕資產的城心模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關注甚至嘗試。以大家保險為例,目前其通過旗下養老品牌“大家的家”布局的城心醫養社區已經落地17家,開業運營5家。除了在銷售上賦能保險主業外,大家保險打造的城心養老發展模式也經受住了市場考驗。
近日,泰康保險旗下的泰康之家西北旺養老項目和泰康之家北清路養老項目也正式落地。據了解,這是泰康之家在全國布局的第41個和第42個項目。西北旺養老項目總建筑面積約4200平方米,可提供約100張養老床位。項目將被打造為特色高品質養老機構,并積極探索以機構養老服務優勢帶動居家養老服務發展的新模式。值得一提的是,西北旺養老項目作為泰康之家與政府合作的公建民營項目,還會向各周邊社區提供友鄰餐廳、老年大學等服務設施,可以為附近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助餐等服務。泰康保險自2007年投身養老事業之初就開啟了“保險+醫養”的創新探索。經過17年的發展,泰康之家已在35個城市布局了42個項目,其中19地20家社區已開業運營,在住居民超1.3萬人。
王剛認為,保險的重要功能是財務補償,解決的是費用支付的問題,“保險+養老”商業模式的底層邏輯是“支付+服務”,借助保險這個支付手段,聯動上下游康養產業鏈,圍繞客戶全生命周期,形成閉環的協同效應。此外,養老行業前期投入大、投資周期長、短期變現能力低,而保險資金規模大、久期長、追求長期穩健收益,且保險企業在政府強力監管下社會信用更高,是更契合投資養老行業的社會資本。
(責任編輯:田云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