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品牌賦能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研究報告(2024)》發布暨鄉村振興品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論證會在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圓滿舉行。會上,主辦方發布了《品牌賦能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調研報告(2024)》及年度優秀品牌案例。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壽險公司”)選報的《彩云之南的幸福村》,憑借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的多元化實踐和優秀表現,入選該品牌案例榜單。
“山歌唱給共產黨……”置身于云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糯良鄉賀嶺村,環顧村容村貌煥新,看著當地百姓充滿生命力的歌舞,很難不被那種熱情所感染。位置偏僻的邊境村落,如何轉變為生機盎然的幸福村?這里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彩云之南的幸福村》為您揭秘中國人壽壽險公司以實干促振興賦能賀嶺打造現代化邊境幸福村的國壽答案。
助力產業升級:從“守著金山沒飯吃的山”到“村民生活的靠山”
賀嶺村有著悠久的茶葉種植歷史,4200畝連片茶園規模優勢明顯,是賀嶺村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
“我們家世世代代都在這山上種茶、采茶,我們的茶葉很好但曉得的人很少。”村民李明強說。
致富帶頭人鮑健明,在外務工近10年后決定回鄉創業經營茶廠,但他發現這“頭三腳”是真難踢,資金、技術、渠道都是發展的“攔路虎”。他說:“多虧中國人壽出資建立了種植業互助金機制,茶廠才漸漸有了現在的規模。”
隨著村里修了路,成立起茶葉合作社,事情迎來轉機。
2022年,中國人壽壽險云南省分公司出資30萬元作為賀嶺村茶葉合作社啟動資金;次年,再出資20萬元擴建賀嶺村茶葉初制所,重點打造賀嶺茶葉品牌。
2024年4月,賀嶺村鄉村振興產業項目啟動儀式暨云茗賀嶺茶葉加工廠動工儀式舉行,標志著賀嶺村茶產業加快向產業化、品牌化、市場化邁進。
現在除了工資,還有分成,實實在在落袋的受益,讓茶農充滿干勁。
如今,賀嶺的茶賣到了全國。那座曾經“守著金山沒飯吃的山”終于成了產業興旺、村民吃飯的“靠山”,依托茶產業蓬勃發展促進農村集體經濟實現增收。伴著悠然茶香,賀嶺強村富民“同頻共振”的產業畫卷正徐徐展開。
推動文旅結合:探索產業融合模式 讓村民吃上“旅游飯”
作為滄源縣佤族農耕文化保留傳承最好的村落之一,賀嶺村依托4200余畝連片成景的茶園,構建出“一座山、一葉茶、一首歌”的美麗鄉村圖景。
結合當地自然環境與產業優勢,賀嶺村探索出公播村“茶山+農耕文化+企業”、斗東自然村“新米節+文藝隊+老村長之家”、刀里自然村“邊關路+農家樂”等創新發展模式,走上了發展鄉村旅游,茶旅融合、農旅融合、文旅融合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賀嶺村是佤族“拉木橋”傳統儀式的發源地之一,也是佤族《薅秧歌》的誕生地。為推廣和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人壽壽險云南省分公司出資引入攝制組,出力協助村內壯大村民族文藝隊,傳承發揚“拉木橋”民族藝術。
近年來,村里成立旅游專業合作社,越來越多游客和攝影愛好者前來體驗佤族傳統的農耕文化、感受別樣的風土人情。
用中國人壽壽險云南省分公司派駐駐村第一書記劉圣偉的話來概括:“賀嶺村的村民們終于吃上了‘旅游飯’”。
而對于村民而言,能吃上“旅游飯”比增加收入更高興的,是越來越多人了解和認同他們的傳統文化。這是佤族人眼里重要的精神財富傳承。
服務鄉村發展:踐行保險使命 駐村也是“駐心”
自2021年5月至今,劉圣偉被中國人壽壽險云南省分公司派駐至賀嶺村任駐村第一書記,已三年有余。在此期間,一輛摩托車伴著他跑遍了山間田野,走村串戶,也載著他與村民的情誼愈發緊密。他逐漸將賀嶺村392戶村民的基本家庭情況爛熟于心,學會了腌酸蘿卜、烹飪“爛飯”,他認為駐村亦是“駐心”,已稱“佤山人”。
劉圣偉是賀嶺村快速發展的推動者和見證者,也是中國人壽壽險云南省分公司助力鄉村振興工作的縮影。該公司在云南省定點幫扶聯系點86個,派駐人員74人,定點幫扶聯系點數量排中國人壽全國系統第二位,累計投入鄉村振興幫扶資金超470萬元。
除了為鄉村致富出招,該公司還堅守保險本源,著重用保險的經濟補償功能守住脫貧攻堅成果。向糯良鄉賀嶺村村民及其他七個行政村村兩委、組干部、護林員、聯防員、婦女干部等人員贈送“國壽鄉村振興團體綜合意外傷害保險”,承保人數超1100人,累計風險保額超4300萬元。
論壇同時發布鄉村振興品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1.0版),并邀請行業主管領導、品牌專家、企業代表等多元智庫專家,就創建鄉村振興品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必要性、科學性、指導性等進行全方位研討論證。以期構建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鄉村振興品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共同為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責任編輯:馬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