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何漪
7月24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8月18日,中國證監會從投資端、融資端、交易端等方面,推出了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一攬子政策措施。
提振市場信心,推動資本市場長期穩健發展,公募基金應當如何作為?上海證券報記者專訪了南方基金總經理楊小松。
“中央政治局會議的重要部署,體現了黨中央對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指明了資本市場的發展方向。” 楊小松表示,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公募基金始終以服務實體經濟、防范金融風險、發展普惠金融為根本目標。未來,公募基金要全面提升核心能力,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進而助力提升資本市場活躍度,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攬子政策逐步落地
多方面促進資本市場改革
在楊小松看來,此次,中國證監會落實新部署新要求,多措并舉從投資端、交易制度、上市公司、市場參與機構、香港市場與A股協同發展、部委協同施策等多個方面提出一攬子政策措施,及時回應市場關切,進一步加速資本市場改革。長遠看,有助于優化資本市場生態,提振市場信心,提升資本市場吸引力和國際競爭力,助力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談及活躍資本市場的一攬子政策措施,楊小松表示高度認可,他重點分析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豐富投資者的交易產品和渠道。通過大力發展權益市場基金、中國特色指數和指數化投資、公募REITs產品等,拓寬公募基金投資渠道。
二是有效提升上市公司質量。一方面,通過完善上市融資、并購重組等制度,有效提升對上市公司的融資發展支持,促使上市公司基本面長期穩定向好發展;另一方面,通過完善強制分紅、股份回購制度、持續推進中國特色估值體系建設,這可有效提升上市公司估值合理性,提高投資者投資體驗。
三是完善資本市場的交易制度,降低交易成本。通過降低基金費率、證券交易經手費、證券公司傭金費率和融資融券費率等措施,可有效引導投資端成本下降,提升資本市場的活躍度;同時,通過完善股份減持、優化交易監管、延長交易時間等措施,可提高交易的便捷性和暢通性。
四是提升市場機構主體的活力。建設高質量的證券投資銀行,以及放寬對優質私募股權創投基金的備案登記,可提升市場整體參與主體的質量。
五是完善境內外市場聯動和協同發展。完善互聯互通機制和產品創新,可為內地市場引入更多的資金活水,同時有利于統籌推動港股和A股的協同發展。
六是完善相應的配套措施,吸引更多長期資金入市。通過跨部委協同合作,有助于完善資本市場稅收制度,推動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促進資本市場整體高質量發展,形成有效發展合力,顯著提振投資者信心。
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
推動基金費率改革
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公募基金在二級市場投資交易、發行定價等環節起到了積極作用。
楊小松認為,公募基金既要恪守資管本源,堅持以投資者利益為核心,更要把握新形勢、理解新使命、領會新要求,切實提高公募基金行業服務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服務居民財富管理需求、服務實體經濟與國家戰略的能力,全面提升各項核心能力,推動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進而助力提升資本市場活躍度,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要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 楊小松直言,隨著公募基金行業穩步推進主動權益類基金費率改革,有利于優化公募基金產品結構,降低中長期資金的投資成本,從而吸引更多中長期資金通過公募基金加大權益類資產配置,助力公募基金通過優秀的價值發掘能力實現資本市場資源優化配置,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穩定發展。
楊小松進一步表示,未來,公募基金將加快核心投研能力建設,優化投研管理組織架構與人才培養機制,持之以恒堅定發展權益類產品。
如何發展權益類基金?楊小松表示,提升指數基金開發效率,加大產品創新力度;推進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全面落地,降低管理費率水平;增加權益類基金發行比例,促進公募基金總量提升和結構優化;建立“逆周期布局”激勵約束機制,減少順周期共振;有效運用股票股指期權、股指期貨、國債期貨等工具,降低波動性,力爭為投資人提供長期穩健收益。
發揮專業優勢
助力提升資本市場活躍度
在推動資本市場長期穩健發展上,公募基金如何作為?楊小松談到了四點思考:
一是綜合加強價值發現、資源配置和居民財富管理等能力。公募基金要不斷增強大局觀和宏觀研判能力,強化逆周期思維,加強左側布局意識;同時加強調研力度,充分挖掘優質標的,堅持投資者利益至上,有效滿足多元化投資需求,關注關鍵技術科技型企業的成長空間,輔助推動中國特色估值體系建設,更好地回報投資者。
二是加快推進養老基金產品的發展,有效引入中長期資金,活躍資本市場。個人養老基金的資金是典型的中長期資金,有助于提升市場穩定性,是活躍資本市場的關鍵。公募基金應大力發展目標日期型養老基金,既可以與投資者生命周期投資需求匹配,也能夠更好地發揮權益資產的收益優勢。
三是加強風險防范,穩中求進。公募基金應加強風險防控工作,做到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密切關注城投債券、房地產等重點領域風險,強化城投債券風險監測預警,避免資質下沉,鞏固客戶的長期投資信心。
四是加強專業發聲,引導市場理性預期。公募基金應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引導投資者全方面、客觀理性地看待經濟金融形勢和資本市場發展潛力,在市場底和經濟底的時期理性進行戰略性資產配置。
(責任編輯: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