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冉(化名)就職于一家頭部基金公司市場部,近期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準備ETF產品相關的宣傳推廣材料。“中證A500ETF的競爭非常激烈,近期對這類產品的宣傳就沒停過。”她透露,公司將力爭在2025年繼續做大ETF的管理規模。另一家中型基金公司渠道部的唐鑫(化名)2025開年后已經跑了幾家銀行,其所在公司計劃在2025年新發主動權益類產品。
基金公司對2025年的業務布局已全面展開。中國證券報記者調研多家基金公司后了解到,各家公司根據自身資源稟賦,業務布局各有側重。頭部機構繼續耕耘ETF領域,而固收業務作為管理規模的基石,也得到了基金公司的重視。此外,主動權益類基金也沒有被忽略,多家公司都計劃在2025年發力這類產品。
發力主動權益類產品
2024年,指數產品牢牢占據各家大型基金公司布局的“C位”,但進入2025年,這一狀況或有所改變。
“雖然2024年ETF給公司帶來了一定的規模增量,但很多公司其實是‘賠本賺吆喝’,并沒有賺到錢。因此,我們2025年在繼續發力指數產品的基礎上,也會把營銷宣傳的重心適當向主動權益類基金傾斜。”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營銷業務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華南某小型公募機構表示,考慮到ETF產品前期投入大,不適合中小型機構,所以暫時不會涉足ETF,主動權益類產品和固收業務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仍然是公司的重點業務。公司目前相對更看好權益市場的表現,所以2025年計劃新發主動權益類產品,與此同時,現有主動權益類產品業績回升,也會利用這個契機做好老產品的持續營銷。另一家中型基金公司也透露,2025年計劃新發多只主動權益類產品,“我們布局了紅利產品,也會結合績優基金經理的優勢去布局一些產品”。
基金公司對主動權益類產品的布局,從2025年開始發行的基金就可見一斑。截至1月9日,2025年開始發行的基金中,有12只主動偏股基金,包括廣發產業甄選、景順長城醫療產業、景順長城精銳成長、泓德悅享一年持有、泓德智選啟鑫、農銀創新驅動等。
指數與固收仍是重點
不過,從數據來看,截至1月9日,2025年開始發行的基金中,指數基金數量仍遠多于主動權益類基金。在2025年開始發行的基金產品中,指數型基金占據半壁江山,其中既有指數增強型基金,也有股票型ETF,還有債券型指數基金。
“發展指數產品已經成為不少基金公司的共識。”一位頭部基金公司營銷負責人介紹,近兩年跨越式發展的ETF產品仍是2025年基金公司發力的重點,“被動產品的發展是大趨勢,公司不能在這時候掉隊,無論是在產品開發還是在渠道資源上,公司都將不遺余力地投入”。
“固收產品對基金公司管理規模非常重要。”上海某中型基金公司高管坦言,“基金公司要穩定發展,管理規模是無法回避的問題,近兩年主動權益類產品遇冷,公司此前在固收投資領域存在一定的短板,導致整體管理規模下降,所以公司在2025年要提升固收業務能力,增加固收產品規模。”他介紹,其所在基金公司近兩年引進了不少固收方面的人才,構建了固收投資團隊,在2025年,固收產品將成為公司發展的重點業務之一。
一家頭部“固收大廠”相關業務負責人也表示,將鞏固固收業務優勢,完善固收產品線,為不同風格偏好的客戶提供合適的產品,持續做大固收產品規模。另一家基金公司人士介紹,在固收方面,除了常規品種外,“固收+”是公司2025年布局的重點方向,希望通過“固收+”產品拉動規模的進一步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多家基金公司在規劃2025年的產品布局時,都提到了多資產布局。“2025年我們布局的重點大方向包括權益、固收、‘固收+’、多資產和跨境等。”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產品負責人表示。
看好2025年權益市場
產品布局變陣的背后,是基金公司對2025年市場的看好。“2025年公司布局的重點是主動權益類基金,投研團隊對2025年的市場較為樂觀。”有基金公司表示。
招商基金首席研究官朱紅裕認為,權益市場2025年向好的幾率較大,驅動因素為“企業業績企穩、估值溫和擴張”。平安基金研究總監張曉泉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是政策不斷加碼的階段,市場繼續調整的風險較小,是積極做多的好時機。
對于2025年的A股市場,景順長城首席資產配置官、養老及資產配置部總經理王勇給出了非常積極的判斷。王勇認為,政策預期得到兌現、企業業績筑底之后,如果內外部并未出現新的風險因素,A股的估值擴張值得期待。具體看好勝率比較確定的科技板塊、具備困境反轉機會的消費板塊以及作為底層資產的高股息板塊。
博時基金多元資產管理一部總經理兼多元資產管理一部投資總監鄭錚表示,在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發力下,2025年宏觀經濟形勢預計整體向好。國內股市在經歷了2024年9月下旬以來的大幅反彈后也并未被高估,整體看好。估值角度,當前A股整體估值具備較大的提升空間。
(責任編輯: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