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國資改革大戲開鑼
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據悉,各地國資重組方案將陸續出爐,其中上海國資改革方案本月中下旬有望推出。受此消息刺激,昨日上海本地股集體大漲,截至收盤,儀電電子等5只個股漲停。多位分析人士昨日表示,在各地國資改革方案陸續出爐的背景下,投資者可適當關注其中的競爭性行業如商業、食品、醫藥等,此外還可關注國資持股比例較高的公司。
滬版國資改革或率先出爐
據悉,上海國資系統將于本月中下旬召開改革會議,屆時將通報新一輪上海國資改革方案,這意味著外界期盼的上海國資改革方案將在年底出爐。
受此消息刺激,昨日上海本地股早盤大漲,截至收盤,板塊個股七成以上翻紅,儀電電子、海立股份、上工申貝、自儀股份、申達股份均以漲停報收,上述個股中上工申貝和申達股份本月漲幅逾三成,而儀電電子月漲幅達20%,均明顯跑贏市場。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10月下旬在一場全國座談會上,要求與會者“認真準備國資國企改革方案,爭取三中全會后盡快出臺”。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分別占全國地方省市國資委委管企業1/9、1/8,凈利潤占近1/4的上海國資企業,其改革備受市場關注。
稍早流傳的一份上海國資高層會議紀要內容顯示,此次上海國資改革將主要立足于國資委層面,核心在于下放權力、推行股權激勵、修繕考核機制等。
自從新一輪國資改革被市場關注以來,上海國資旗下的公司出現了不少人事變動。資料顯示,從今年6月起,百聯集團、上實集團、上海電氣集團、久事集團、上海華誼集團、上海紡織集團的領導班子相繼進行調整;緊接著,上海市國資委副書記呂永杰接替王宗南任光明食品集團董事長。
上周三,浦東金橋突然宣布停牌,更引發了公司將進行重組整合的猜想。上海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人士對此表示,國資整合作為一項由上海市政府市國資委牽頭的工作,作為上海浦東的老牌國企浦東金橋,其國資整合勢在必行。
華泰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徐彪昨日對記者表示,“上海國資是僅次于央企的第二大國資系統,在新一輪國企改革的大背景下,又面臨著上海自貿區的建設浪潮,預計有望再次率先破冰,點燃區域國資整合的導火索。”
各地國資改革提速
昨日有消息稱,除了上海,山東、深圳、重慶、無錫等地也在加緊制定國資改革方案。
記者昨日查閱資料發現,山東國資近期已有動作。11月20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省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有關事項的通知》,從明年起將提高省屬企業國有資本收益收取比例。其中,黃金、煤炭等資源型企業,按稅后利潤的15%計算交納。同時,山東還進一步擴大了省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實施范圍。
有消息稱,深圳國資委明年將加強頂層設計,繼續提升出資人依法履職水平。其中新國資監管制度修訂已經完成,將于明年出臺。事實上,深圳國資委早在今年5月份召開的深圳市屬國有企業2013年度資本運作工作會議就已提出,深圳將通過加強頂層設計,提升上市公司市值和資產證券化率,推進以上市公司為平臺的資源整合和資產重組工作。
此外,消息稱重慶和無錫也在抓緊準備國資改革方案。無錫市國資改革的重點是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引進其他資本;現有上市公司做大做強,恢復融資功能;國有資本退出低效企業,集團之間優化資源配置;推進企業上市,提升國資的整體資產證券化率。而重慶國資改革方案已上報市政府高層,由于目前重慶國資上市公司尚沒有股權激勵的案例,預計此次改革將大概率在股權激勵計劃方面取得突破,并可能在競爭性領域率先實施。
對此,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微博]對記者表示,國企改革是本屆政府重點推動的改革之一,地方國資整合對改善公司經營、淘汰落后產能、提高國有資產運營效率等有較大的幫助,整合將給相關公司帶來利潤的增厚,對股價會有一定的刺激。
把握國資改革機會
在各地國資改革方案將陸續出臺的背景下,投資者該如何把握其中的機會?
對此,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表示,“主要的機會還在于重組,行業方面如汽車、鋼鐵、商業等會有機會,上海國資改革最為確定,也已被市場充分挖掘,山東等地也會出臺相關國企改革政策,投資者要根據具體的細則和節奏來把握。”
華泰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徐彪認為,國資委根據國有企業的功能定位將國企分為三類進行監管,一是公用類企業;二是保障類企業;三是商業類即競爭性企業,其中競爭性企業最值得關注,從國企分類監管的角度來講,競爭性企業有望先行先試股權激勵等有望改善公司經營的手段,而競爭性國企也是改善空間最大的,建議關注商業、食品等行業的上海本地公司。
海潤達資產總經理仇天鏑表示,國企改革將給國企帶來了新的活力,特別是將有效提升公司管理層的積極性,從而有助提升企業的業績,改革紅利將給市場帶來較大的投資機會,其中消費行業的國企值得關注,如食品、家電、商業、醫藥等行業。
“可以根據國資持股的集中度來考慮,”同信證券胡紅偉表示,“國資持股比例越高的上市公司,其重組動力和引入其他戰略投資者來改善公司經營的意愿更強。此外,從資產證券化的角度,國資上市公司有一些屬于大集團小公司的類型,因避免同業競爭和整合產業鏈的緣故,后續推進資產注入的概率較大。不過,投資者要注意防范消息兌現后的回落風險。”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上海國資委控股的公司有66家,其中股權集中度較高的前10位公司分別為上海電氣(94.44%)、上港集團(91.13%)、上汽集團(84.13%)、棱光實業(77.29%)、上海醫藥(76.16%)、東方創業(74.25%)、上海建工(73.84%)、光明乳業(71.10%)、外高橋(70.88%)、上實發展(70.02%)。從行業來看,上述66家公司分布于電子、電器、房地產、交運、零售、機械、食品飲料、醫藥、文化等多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