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公布的美國經濟數據平淡無奇,但未妨礙上周盤中美元指數刷新3個月高點,可見市場對于本周的美聯儲議息會議充滿期待,而為此埋下伏筆的則是月中美聯儲主席耶倫在國會證詞中支持年內加息的表態。7月9日國際 貨幣基金組織(IMF)下調了美國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預期,而目前美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僅為0.1%,與2%目標相去甚遠。可見短期因素并不支持加息,然而從美國的長期經濟形勢來看,盡快確定加息方案卻是明智的,這對于美元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但并不意味著美元會一蹴而就再創新高。
若將生產者定義為25-64歲人群,將消費者定義為25歲以下及64歲以上人群,則美國的生產者與消費者比值已在2011年見頂回落,且預計在2020年后不久降至1.0以下。從通脹與生產者/消費者的關系來看,后者低于1時 CPI水平較高,后者高于1時CPI會處于低位。其原理在于生產者相對不足將導致經濟呈現供給緊缺,而生產者相對充足將令經濟呈現相對過剩。也就是說,2020年后美國通脹將由于生產者/消費者降至1以下而逐漸走高。這與耶倫在公開講話中關于“未來幾年美國通脹水平將達到2%目標”的說法一致。
此外,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數據顯示,2012年起美國自然失業率已呈現趨勢性回落,并于2014年加速回落,美國潛在勞動力生產率也在2014年加速上升。進一步來看,美國未來勞動生產率的年度變化水平和潛在實際 GDP增速走勢類似且均在2019年出現回落。結合前面對美國人口結構的分析,會發現在美國經濟成熟期,生產者/消費者上升階段,勞動生產率也隨之提高,當前者超過1時美國經濟增速強勁;生產者/消費者下降階段,勞動生產率回落,當前者低于1時美國經濟增速疲軟。
可見在美國人口結構變化的影響下2020年前后美國會進入CPI上行經濟增速走低的格局。盡管美國的平均犧牲率是很高的,即:壓低通脹所犧牲的GDP相對較高。但為了防止長期滯脹,盡快確定加息方案降低未來通脹高企風險是明智的。
日前美聯儲主席耶倫國會作證時表示今年加息將是合適之舉,并預計收緊步伐是循序漸進的。3月至今耶倫已在公開場合多次表達年內加息的意愿,從美聯儲和她本人的行事風格判斷,年內加息幾乎板上釘釘,唯一不確定的是加息時點。因此近期1年期美債收益率已經突破0.3%,反映美元國際需求的LIBOR美元 利率也在大幅快速走高。受到上述因素的推動,上周一美元指數刷新了3個月新高。盡管這些因素將繼續發酵,但美元指數也難因此一路高歌,畢竟加息并非美元走勢的唯一影響因素。
首先,在市場消化美聯儲年內加息預期的過程中, 大宗商品相繼大幅下挫,但在多數商品價格已接近金融危機時期最低水平之際,在美聯儲加息方案落實之前,商品空頭的風險已大幅攀升,在獲利回吐盤的推動下,部分商品或將迎來超跌反彈或進入盤整格局。加上希臘危機暫時告一段落,市場避險情緒減退,美元熱降溫。
其次,短期來看,歐洲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邊際增長率在放緩,而日本央行近期擴張其寬松政策規模的概率也較低,加上英國央行同樣給出了加息預期,美元的相對優勢被削弱。
最后,去年底至今已有多位美聯儲官員在公開場合預判過美聯儲首次加息時點,每一次表態都調動起了美元多頭的積極性,因此目前美元指數的水平已經大幅消化了美聯儲加息事件的影響。在市場神經日漸麻木的狀態下,除非超預期或黑天鵝事件發生,否則短期內美元或將進入寬幅震蕩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