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宏 ○編輯 于勇
今年以來,價值型基金呈現業績和規模兩旺的勢頭。部分價值型投資風格的團隊的產品受到追捧,不少優秀的價值型基金業績迭創新高。
價值投資好像在A股市場突然靈光了,這是不少基金持有人的感受,也激發了相當數額的資金買入價值型股票和價值型基金,造就了一個又一個的銷售爆款。
這是對的么?
從價值投資的本來意義上說,上述“靠近”價值投資的行為,恰恰可能是反“價值投資”之道的。
有人歸納了一下執行價值投資風格的機構的投資特征,通常以下三條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關注上市公司本身的經營情況和價值,從準確判斷公司中長期經營狀況中發掘投資機會,即“賺公司成長的錢”。
其次,在股價低于價值的相對低谷時買入,即“逢低買入”。
最后,注重風險控制。對投資概率非常關注,注重在個人有優勢的領域和范圍內投資,通常回避勝率較低的短期高頻操作,即“不熟不做”、“能力圈內投資”。
這三點決定了價值投資者的買賣行為。獨立于大眾普遍情緒而執行的,其交易方向和市場整體相比是逆向的,往往是站在中長期角度考慮問題的。
那么,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下,出于對價值型基金短期業績的認可而追逐申購價值型基金的做法,顯然并不符合上述的任何一條。其一,這種申購行為顯然是順勢的。其二,這種申購行為似乎也沒有對價值投資本身的投資原理和業績波動特征做太多了解。其三,這種申購行為顯然是中短期行為。最后,這種申購行為還帶有一定的情緒化和攀比的心理特征。
這樣的申購行為和規模如果達到一定的比例,可能導致比較糟糕的投資結果。
對基金經理而言,他可能被迫面臨管理組合的現金流動方向和其投資意愿背道而馳的境地。而對基金持有人而言,如果不能對價值投資風格的年度收益和排名有一個正確的預期,那么投資者很可能在未來某個時段,面對“低于預期”的效果而采取“止損”行為,最終導致不佳的投資后果。
(責任編輯: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