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金融去杠桿的持續推進及債市的不斷調整,資金流出債基的現象仍在持續。新近出爐的11月中債托管數據顯示,廣義基金債券托管增量連續兩月下滑,基金增持債券的規模也大幅下降。
分析人士指出,自10月開始,公募基金流動性新規、資管新政征求意見稿等陸續發布,顯示監管政策日趨明朗。在此過程中,部分負債端壓力較大的委外資金回流銀行,致使廣義基金債券配置規模持續縮水。
部分委外資金回流銀行
11月中債托管數據顯示,當月廣義基金托管增量僅為639億元,明顯低于去年同期。在債券托管月增量明顯增長4個月后,10月、11月廣義基金增量連續低迷。
與此同時,在資管新規與去杠桿背景下,廣義基金債券的增持力度仍然較弱。數據顯示,11月,廣義基金總計增持債券規模僅為105億元,而這類基金的減持量則較為可觀。數據顯示,該類基金當月大量減持國債358億元,同時大幅減持國開債216億元。業界猜測,這類交易盤的集中止損拋售也是造成11月國開債大幅調整的原因。此外,隨著公開募集基金流動性新規的實施,貨基規模增長放緩,對大額存單的增持力度也較前期下一臺階。
10月開始公募基金流動性新規正式施行,11月資管新政征求意見稿發布,12月針對銀行表內的流動性新規征求意見稿發布。分析人士告訴記者,隨著監管態度的日趨明朗,資管機構間的資金流動也逐步明確。
“資金流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部分負債端調整壓力較大的委外資金從基金回流到銀行(主要是城商行及股份制銀行);二是去杠桿過程中銀行間資金從中小行回流至大行。從11月托管量數據來看,商業銀行配置力量不斷回升,廣義基金明顯弱化,也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這一趨勢。”申萬宏源證券相關人士指出。
負債壓力大的機構委外資金不斷從基金市場回流,體現在公募債基上,則是規模的縮水及清盤基金數量的增多。
華寶證券相關統計顯示,11月份共有22只基金宣布終止基金合同,創單月歷史紀錄。而今年以來累計已有90只基金進入清盤程序,其中債券型基金為47只,占比超過50%。進入12月以來,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加。
華寶證券基金分析師表示,造成今年大量基金清盤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委外資金的大量贖回。“由于監管層對‘迷你基金’開始嚴格監管,委外資金贖回后若無后續申購資金,基金公司會選擇清盤。”該人士表示,在此前一輪債券牛市階段,這部分資金貢獻了債券基金規模的大部分增量。
債市左側布局時機漸至
在資金不斷流出及債市低迷的背景下,債券基金收益率也快速下行。財富證券統計顯示,11月,1792只債券型基金中,取得正收益的僅有417只。
對于后市操作,基金公司的看法有所分化。不過,大部分機構認為,債券市場長期配置時機正逐步到來。
鵬揚基金固定收益總監王華表示,未來一兩年,嚴監管必然是資產管理行業最重要的主題,銀行理財產品會受到較大的影響。從長期來看,當前債市已具備很好的配置價值。
“當前債券市場在交易情緒主導下出現明顯超調跡象,調整時間與調整幅度都接近甚至超越了歷次熊市的調整深度。”王華認為,當前債券市場正處于“黎明前的黑暗”,決定利率走勢的經濟基本面、資金面與估值正朝著有利的方向發展,極具配置價值的債券是價值投資者絕佳的投資品種。
博時基金魏鳳春則表示,雖然經濟增長預期并不支持國債收益率大幅走高,但債市或迎來左側配置時機。建議保守者以高等級、中短久期信用債為主,激進投資者則可趁債市進一步調整之際逐步提高長久期國債的配置。
(責任編輯: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