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在資本市場順風順水中公教育,實則已經陷入了用戶的筆誅墨伐。
難以完成的退費難題 層次不齊的教學質量
“中公教育退費吃相真的不要太難看!推諉扯皮!想衷心的問一句顧問老師,退費的錢是從你們兜里出嗎?左攔右攔的,還是利息分給你們一半?希望未來你們可以對待退費學員可以像推銷課程一樣積極”、“中公教育退費真是垃圾,5.13號提交的資料,退費現在還沒下來”。
本月,有不少用戶在微博中反映中公教育存在著“不退費”、“退費難”的情況。在一個名為 #中公退費難# 的話題中,有不少用戶稱遭遇到了“中公教育”退費難的問題,且無處維權,只能漫無目的地等待。截止發稿時,該話題已有1213條討論、395.8萬閱讀。
上述數據恐只是中公教育投訴中的冰山一角,和訊科技發現,在黑貓投訴、聚投訴平臺上,同樣有大量用戶投訴中公教育存在類似問題。
7月6日,用戶金女士投訴稱,自在中公教育報名繳費26800元以來,在沒有上過幾次課、參與選班的情況下,要求按課時退費但卻遭到了拒絕,協議為單方面乙方責任,金女士認為其屬于霸王條款。
7月5日,用戶黎女士反映,在繳費15500元報名面試協議班時,中公教育承諾如果我筆試沒有過則全額退,但是7月2號筆試名單公示后中公教育立即停止了相關課程。在此情況下,中公教育沒有說明退費操作,退費也沒有任何進展。
截至發稿前,關于中公教育的投訴已有近1700條,上文中提到的“不退費”、“退費難”、“霸王條款”為重災區,“教學質量堪憂”、“電話騷擾”等情況也時有出現。
業內評論人士表示:“師資和教學質量跟不上是退費的核心原因。目前,中公教育以“協議班”為主,且培訓人次基數極大,因此對師資的需求十分旺盛。然而公務員考試培訓師資不足已是公認的行業性難題,這會導致教師水平層次不齊,從而直接影響教學質量。且特殊時期的線上授課也會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上月,藍鯨教育曾報道稱,中公教育的“0元入學”還疑似存在著誘導學員申請有息貸款、公司通過引流的方式獲得分成的情況。
教育背后的理財生意 不可思議的巨額分紅
據了解,上述投訴中提到的“協議班”往往采取預付費的模式,這在教育行業當中較為常見。而此模式也能夠使機構擁有充足的資金流,用于課程的研發和迭代,學員也能從中受益,形成良好的增長循環。
但實際上,預付的學費常常被用于資本運作,中公教育同樣如此。據中公教育2020年Q1財報顯示,中公教育的營收模式除了基礎的培訓收益以外,還通過券商、銀行等機構進行短期投資理財,報告期內實現相關收益高達4900余萬元。
結合往年財報數據,或許不難看出中公教育深陷“退款門”的原因。2018年,中公教育營收為62億元,但在這之下,投資支付高達171億元,并從中獲得投資收益1.1億元;2019年,中公教育營收91.76億元,投資支出飆升至271億元,從中收益2.59億元。
2020年Q1,在疫情影響,線下培訓無法開課的情況下,中公教育仍然實現了營收同比微降6.22%,凈利潤同比增長9.52%。對于利潤的增長,中公教育解釋稱,公司投資收益4911.87萬元,同比增長52.47%。投資收益竟然占據了凈利潤的42%。
2019年2月,李永新成功帶領中公教育登陸深交所。但僅過了一年,李永新就迫不及待地想要摘下“勝利的果實”。
公開資料顯示,2018及2019 年度,中公教育現金分紅金額分別為14.19億元、14.80億元,占當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123%、82%,占當期末可供分配利潤的99%、97%。
有分析認為,分紅大部分落入實控人李永新口袋,三名大股東分走11億,近似清倉式分紅相當于中公教育要把借殼上市后賺的錢近乎全部分掉,不留“余糧”。
深交所向中公教育下發的問詢函顯示,要求中公教育說明確定該現金分紅方案的理由、方案是否將造成公司流動資金短缺、是否影響公司正常經營及資本支出。
問詢函中提到,中公教育曾在互動易上表示,受疫情影響,公司大部分線下授課尚未恢復;年報顯示,截至 2019 年末公司預收培訓費 26.34 億元。要求中公教育說明相關預收款項期后轉化為收入的比例,與以往年度是否存在重大差異;說明報告期后是否存在集中退費的情形,是否對公司經營業績、資金狀況及業績承諾達成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除了巨額分紅,中公教育還存在“存貸雙高”的問題。
據中公教育2019年年報顯示,中公教育2019年末的短期借款余額為28.67億元,同比增加78.41%。但截至2019年末,公司賬上貨幣資金余額還有27.24億元,同比增長319.96%。
對此,中公教育回應稱:新增債務主要因協議班模式下,公司需要充足的資金以應對可能的退費;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具有較強的季節性,周期性的需要銀行借款;部分短期閑置資金用于理財,有助于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新增債務融資不會顯著增加公司的財務負擔。
不得不說的是,巨額分紅無疑會導致中公教育的賬面資金大幅減少,流動性及償債能力面臨著更大的不確定性。在手握27億資金的情況及疫情沖擊下,中公教育或許將繼續在投資上下功夫,穩固增長點,但實際上,從企業經營來看,大量的投訴可能會導致中公教育在口碑上大打折扣。這一點,作為教育行業的頭部玩家,作為教育行業的頭部玩家,想必李永新更明白核心要義所在。
(責任編輯:華青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