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新規細則為銀行委外預留了空間。多位專家及業內人士表示,從監管邊際放松的角度來看,委外市場前期的集中贖回壓力將有所緩解,但量縮質優勢頭不改。銀行要實現委外業務合規、質優發展,應著重提高委外業務投研管理能力,并向多元化投資策略方向轉變。
利于股市債市穩定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銀行委外操作將有據可循,避免了因為“一刀切”式的整改而導致贖回壓力集中釋放,有利于維持資金規模的相對穩定,從而有利于股市債市的穩定。
銀保監會發布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理財新規)規定,理財產品所投資資管產品的發行機構、受托投資機構和投資顧問為持牌金融機構。同時,考慮當前和未來市場發展需要,規定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的附屬機構依法依規設立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除外,以及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認可的其他機構也可擔任理財投資合作機構,為未來市場發展預留空間。
華創債券團隊認為,根據理財新規要求,銀行理財投資其他資產管理產品以及進行理財合作投資機構的管理方面都更加有據可循,這說明監管并未禁止委外業務。考慮到存量整改速度放緩,委外市場前期的集中贖回壓力也將有所緩解。資金穩定會使得管理人有更大的信心參與信用市場,并采取不同的交易策略。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表示,理財新規提高了商業銀行自主權,意味著銀行可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自主有序地制定本行理財業務整改計劃和委外的贖回。這樣無形中將會減緩委外的集中贖回,降低委外贖回對非標融資的沖擊,給予商業銀行更多空間,避免部分問題集中爆發,實現委外業務規范發展。
“對存量資管產品整改及新發產品的邊際放松,有助于維持資管產品規模的相對穩定,理財規模穩定,相應的委外資金以及投向債券市場的資金規模,也有望保持相對穩定,對債市的拋壓下降!鄙耆f宏源首席債券分析師從孟祥娟認為。
在權益類投資方面,孟祥娟表示,公募基金相比理財仍具有優勢,且公募理財短期只能借助投資權益類公募基金實現,因此權益類委外規模及權益資金有望增加,但受到銀行理財以現金類理財、債券類理財、非標投資為主的限制,權益類委外規模增幅較小。
潘向東認為,監管邊際放松,委外業務贖回壓力緩解有助于緩和市場情緒,利于風險偏好回升,提供了流動性。此外,委外贖回減少有助于緩解商業銀行負債端壓力,緩解銀行間狹義流動性向廣義流動性傳導,理財新規細則發布降低了公募理財門檻,券商、保險、公募基金等都將是承接委外的重頭,利好銀行、券商、保險等金融板塊。
未來發展料量減質優
“從最新出臺的資管新規細則來看,監管部門有逐步緩和與化解風險的考量!比A東地區某上市股份行高管稱,資管新規后,該行隨即暫停了委外業務,未來的資產配置戰略尚在研究中。對于理財新規出臺后會否繼續做委外業務,他表示要先觀望細則落地的情況。
2017年以來,金融嚴監管增加了銀行委外的贖回壓力。不少銀行高管表示,資管新規之后已暫停委外業務或到期不續作。
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銀行理財委外規模逐季下降,由一季末的約3.07萬億元降至年底的約2.28萬億元,今年一季度末,銀行理財委外規模進一步降至2.05萬億元。
華創債券團隊發布的《2018年三季度銀行委外及監管調查》顯示,95家銀行總分支機構中,71%的銀行認為下半年委外業務規模較上半年相比將進一步減少,而1月只有56%的銀行認為委外規模會減少,說明監管規則落地之后,實際的業務調整壓力或大于預期。從機構類型看,各類機構委外業務都面臨較大收縮壓力,而在1月時,國有行和城商行仍有過半數量認為委外業務或保持相對穩定。
對于委外業務未來發展趨勢,聯訊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宏觀研究員李奇霖認為,一是“蛋糕”整體變小,理財新規雖然有所放松,但不會改變理財規模整體收縮趨勢。二是變小的市場份額會集中收縮在部分投研能力強大的機構,預計做純債的機構競爭力會大幅下滑。
潘向東表示,當前委外收益整體低于銀行資金成本,浮虧的現實制約了委外贖回沖動。另外,隨著理財新規落地,大規模贖回已無必要,監管的變量因素在減少,未來監管部門將更多轉向治理存量。這有利于一部分合規委外業務的發展,未來委外業務將會朝著量減質優方向發展。
提升投研管理能力是關鍵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委外要實現質優發展,需提升投研管理能力,切實服務實體經濟。
上述股份行高管表示,“按照現在的監管政策,到期委外業務肯定不能續作,通道不通了,資金來源審查更嚴,投向也限制了,必須‘脫虛向實’,嚴控流向政府平臺、房地產、‘兩高一剩’、環保不達標企業!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趙亞蕊表示,委外業務中確實有一部分套利較多,蘊含一定風險,但也有部分委外業務為服務實體經濟起到很大作用。此外,考慮到近兩個月社融變化、信用收縮的形勢,所以監管有針對性的寬松也符合實際情況,初衷在于支持實體經濟的部分委外業務能夠繼續發揮作用。
潘向東建議,未來商業銀行需順應監管和市場的變化,通過提高委外業務投研管理能力,培養并設立自己的專業團隊,在不斷提升自身投資能力的同時,逐步提升團隊管控外部投資能力的水平。在選擇外部機構時,應建立相關管理人信息,做好資產平衡。
潘向東表示,之前委外業務較為普遍的操作模式是“信用債+杠桿”,隨著信用風險事件頻發后,這一模式面臨較大挑戰。因此,委外業務開始向投資多策略方向轉變。
值得注意的是,在傳統委外業務受限的情況下,銀行和非銀機構開始尋求更多其他方面的合作。